“钢铁驼队”奔腾绘就璀璨丝路新篇
自2013年运营以来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,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,货值超4200亿美元。(11月28日《光明日报》)
早在汉代,驼铃商队沿着丝绸之路,连接中国与中亚间商贸往来,促进文明交流。今天,亚欧大陆桥的铁轨蜿蜒伸展,中欧班列这一“钢铁驼队”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生机盎然、活力满满。
补交通物流短板,内陆城市增“港口”。港口对于城市来说非常重要。港口大都在江湖河海周围。如果不在江湖河海周围,发展难免受限。中欧班列的出现,让一些内陆城市也有了“港口”。在江西,赣州国际陆港发出家具专列,赣州家具借由中欧班列通向更为广阔的市场。在陕西,比亚迪、隆基乐叶等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成绩亮眼,对当地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。在江苏,首列中欧国际班列(莫斯科—海安)回程专列抵达海安铁路物流基地,南通市企业“引进来”再添物流新通道。在欧亚大陆上,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密度持续加大,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,为服务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助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澎湃动能。
量质齐升求突破,新模式不断涌现。近年来,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加,新的运输模式和配套服务不断涌现,从一般货物运输到冷链运输,从仅通往西欧及沿线国家到现在通过海铁联运、中老铁路等连通了韩国、日本、泰国等国家,范围不断拓展。榴莲等深受中国老百姓青睐的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,正是这方面的体现。榴莲等热带水果对运输要求极高,冷链技术为水果质量提供保障,让中国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热带水果。如今,中欧班列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,高科技、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。铁路部门还推出了邮政物资、跨境电商、木材、茶叶、冷链等特色班列产品,助力“中国制造”拓展国际市场,也带动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发展。
创造发展新机遇,开放合作谋共赢。因为中欧班列,沿线城市逐渐繁荣起来。在德国杜伊斯堡,冷清的草坪已成为2万平方米的新货场。在波兰马拉舍维奇,先前空荡的货站排满了货物。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口,以往荒芜的砂石滩上建起了停满货船的码头。中欧班列快速发展,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,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,增进沿线民生福祉。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和食用油,源源不断运往陕西西安,销往中国各地。装有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火车,借由中哈(连云港)物流中转基地,换装海运,离境发往越南。中欧班列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、工业、商贸中心、产业园区,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。开放合作共赢,成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共同行动。
中欧班列,越开越密。量质并举,合作共赢。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欧班列助推我国内陆高水平对外开放,持续为沿线国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。中国携手沿线国家,共同奔向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美好明天!
(李兆清)
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