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海安赴重庆招工引才 校地企合作成果丰硕
■ 记者 贺明慧 张志海
近日,市人社局组织部分在海企业前往重庆三峡学院、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、重庆三峡职业学院、重庆市开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开展招工引才活动。
活动期间,市人社局分别与3所高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对接,详细介绍了海安本地的发展优势、人才政策和用工需求,也深入了解了重庆市万州区的高校人才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,实现了信息的精准互通。市人社局与3所高校分别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,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合作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通过搭建稳定的校地交流合作平台,不仅为海安企业精准招引适配技能人才开辟了高效通道,也为高校毕业生拓宽了优质就业渠道,实现了双赢。
在重庆市开州区,市人社局与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进行了劳务协作对接,并签订了人力资源合作协议。开州区是重庆市劳动力资源富集区,也是全国闻名的劳务输出大区,区外转移就业超40万人。近年来,海安工业经济发展迅速,人力资源需求与日俱增。两地优势互补,合作潜力巨大,双方就2026年春节招聘组织以及线上岗位推荐上进行了深入探讨,并达成一致意见。
此次重庆万州、开州之行,将进一步促进海安与重庆市地方区县在校地企对接、人才引进、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合作,在学生联合培养、岗位收集发布、人才招聘输送、群众转移就业等方面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,为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社力量。
记者手记
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,正成为不少地区发展的瓶颈。海安主动作为,远赴重庆与多所高校及人社部门签约引才,以“对外协作+本土召回”双轨并进,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海安的引才成效源于长期坚持。2017年海安便与陕西略阳开启劳务协作,9年来,两地劳务合作从探索走向融合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此次重庆之行标志着海安引才模式的升级。通过共建合作平台、实地考察教学资源、规划专项招聘活动,构建起校地企三方联动机制,既招揽适配人才,也拓宽就业渠道,实现多方共赢。
在对外引才的同时,海安着力搭建本土人才回归桥梁。“家雁归巢·才聚海安”等系列活动,为海安籍学子返乡就业创业搭建平台,让在外学子切身感受家乡发展脉搏。叠加产业升级与人才政策优化的双重助力,形成了强大的人才“引力场”。
从西部协作到高校精准引才,再到本土人才召唤,海安正用心编织一张多层次人才网络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(贺明慧)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